7月12日上午,省物化所召開以“地質科技,物化先行”為主題的科技創新工作座談會。所正高級職稱技術人員、在研科研項目負責人、科技平臺負責人等50余名科技工作者齊聚一堂,就如何推動物化所科技工作創新發展進行深入探討、深度交流,從發展方向、目標任務、保障措施等方面積極建言獻策。所領導、所副處級以上干部出席會議,機關相關部門參加會議。會議由所黨委書記劉勝平主持。
所長廖鳳初講話
黨委書記劉勝平主持會議
會上,所科技與質量管理部協調人陳凌對出臺《物化所科技創新激勵機制辦法》的有關依據進行了說明。17位科技工作者踴躍發言,聚焦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地災防治與生態修復、雙碳戰略、農業地質、國土空間規劃、地質科普等多個領域,研討創新方向,展望發展前景。
所副處級干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徐軍偉博士以《湘中銻礦帶科研項目研究進展與科研工作的幾點建議》為題作專題發言。他結合項目研發成果及實施過程的體會,對物化所科技創新工作提出具體建議。
所副處級干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徐軍偉作專題發言
湖南省地質院地質事業高質量發展咨詢中心專家、所正處級干部何紅生、蔣佑民作指導發言。何紅生指出,物化所要領先高質量發展必須科技先行,要對標省自然資源廳、省地質院科技工作要求,注重頂層設計,加強政策機制的引領和宏觀規劃落地,圍繞專業特色方向,重點培育品牌、創造新的產業、培育尖端人才,謀劃重大項目,贏得更高層次的獎項。蔣佑民建議建立科研工作組織機構,組建研究機構,建立科研團隊,明確研究目標,選擇若干專業方向展開地質科研工作。
省地質院地質事業高質量發展咨詢中心主任、所正處級干部何紅生作指導發言
省地質院地質事業高質量發展咨詢中心委員、所正處級干部蔣佑民作指導發言
黨委副書記、副所長駱檢蘭對全所未來五年和2022年的科技工作進行部署,提出要聚焦湖南資源能源與生態環境領域重大需求,在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查、新能源勘查、生態環境治理、深部探測和空間數據管理關鍵技術等領域取得重大進展;通過五年的努力,全所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基本完善,科技創新團隊初具規模,科技平臺建設取得新進展。
黨委副書記、副所長駱檢蘭對全所未來五年和2022年的科技工作進行部署
所長廖鳳初在總結講話中表示,本次座談會是開啟物化所科技創新發展的標志性大會,意義重大。他強調:一是要充分認識到科技創新是引領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地質領域產業轉型必須依托科技創新,科技創新的目的是引領物化所產業和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二是要深刻領悟物化探技術是科技創新的核心,物化所在物化探技術領域有著幾十年的專業技術沉淀,掌握了全省第一手的物化探數據,這些為地質工作服務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奠定了堅實的先行地位。三是要著眼長遠,高起點謀劃好物化所的科技創新工作,要明確創新領域和發展方向,突出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兩大專業優勢,打造“物探+”“化探+”科研產業鏈;要制定和落實好科研工作機制,加大科研項目的培育力度,加快科技創新人才的培養速度,加強科技成果的轉化提升,完備科技創新平臺的建設;要講好“物化故事”,充分利用和發揮科普平臺和科普產品作用,以創新成果推動產業市場開拓,以科技創新引領物化所高質量發展。
會議最后,劉勝平要求各部門、二級實體在會后要及時傳達學習本次會議精神,貫徹好會議要求的各項工作,抓好重點科研項目的落實,圓滿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并為下個五年科研工作目標的實現真抓實干、努力奮斗。
所科技與質量管理部協調人陳凌對《物化所科技創新激勵機制辦法》作情況說明
17位科技工作者作典型發言
(文字:曾麗 圖片: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