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財政部發布2022年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項目競爭性評審公示結果,湖南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學調查所地災防治中心牽頭、湖南省地質災害調查監測所協助申報的湘桂巖溶地湖南沅江、資江上游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項目成功立項。該項目將為邵陽、懷化兩市爭取廢棄礦山生態修復中央財政支持資金3億、省級財政支持資金0.6億。
湘桂巖溶地湖南沅江、資江上游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項目是湖南省“十四五”礦山生態修復重大工程,省自然資源廳、財政廳、地質院及地方政府高度重視。該項目由邵陽、懷化兩市聯合申報,由物化所地災防治中心牽頭編制《湘桂巖溶地湖南沅江、資江上游歷史遺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實施方案》等系列申報材料。
立項伊始,項目編制組壓力“三”大?!耙弧贝笤谟诟偁幖ち?,本次全國各地區參與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立項申報的項目共有68個,最終通過競爭性評審方式公開擇優確定11個;“二”大在于時間緊迫,正式提交申報材料的有效時間僅有一個多月;“三”大在于涉及范圍大,歷史遺留廢棄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復雜,梳理難度大。
面對這些問題,省地質院高度重視、密切關注;全所上下通力配合、攻堅克難。所領導與項目技術團隊并肩作戰,所長廖鳳初多次調度、指導,黨委副書記、副所長駱檢蘭親自把關,審核修改申報材料數次至深夜;地災防治中心主任胡小林、技術老前輩劉雙平帶領項目技術團隊夜以繼日、爭分奪秒。經省自然資源廳、財政廳、省地質院的領導和專家的多次專題指導,歷經實地考察,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全面論證修復模式,精心優選技術措施,多方落實籌措配套資金,反復完善和精煉方案。項目申報方案及其科學合理的修復模式最終獲得了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組織的專家一致認可。
該項目最終能從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彰顯了物化所在生態修復方面扎實的專業能力,展現了物化所職工精誠團結、開拓奮進的良好職業素養和不畏困難、敢打硬仗的優秀工作作風。該項目的成功申報也為物化所服務我省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更高的實踐平臺,將進一步提升全所的技術服務水平。